市场波动中,ETF基金如彩虹般的调色盘,聪明的投资者会用它们绘制出既美观又抗风雨的投资画卷。
八月下旬的上海,2025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现场座无虚席。与会专家们分享了一个共识:随着国内ETF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500亿元增长到如今的5.7万亿元,这类产品已经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。
如何配置ETF基金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回撤最小?这不仅是新手投资者的困惑,也是资深投资者不断探索的课题。
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建议采用“核心+卫星”策略,这正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巧妙方法。就像建造房屋一样,既需要稳固的基础,又需要灵活的空间布局。
01 多元资产,分散风险的基石
现代投资理论奠基人马科维茨曾说:“分散化是金融市场上唯一的免费午餐。”这句话在ETF配置中尤为重要。
兴证全球基金推出的盈丰多元配置基金,其业绩比较基准涵盖A股、海外股票、国内债券、港股、黄金五大类资产。多资产组合不是简单的拼凑,而是通过精密计算的相关性搭配。
从历史数据看,这类分散化组合确实能够降低波动。华泰证券的研究显示,一个全球分散投资的ETF组合在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,年化收益率达到8.20%,而最大回撤仅为5.51%。
02 战略布局,核心卫星相得益彰
“核心+卫星”策略是许多专业投资者推崇的配置方法。核心部分如同军舰的主力舰队,提供稳定火力;卫星部分则像灵活的特种部队,捕捉超额收益机会。
梁杏建议,核心部分可以配置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作为底仓,卫星部分则通过人工智能、通信等高成长科技赛道,与高股息、自由现金流红利指数形成哑铃式配置。
这种配置方法的效果已经在市场上得到验证。科技板块具备长期成长潜力,而红利产品则在低利率环境下展现出防御和稳定分红的优势,两者结合能够平衡风险与收益。
03 动态调整,应对市场变化
投资不是静态的,而是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的过程。这就像开车需要随时微调方向盘以保持正确路线一样。
广发金工的研究显示,一个基于宏观视角和技术视角的动态调整组合,在2016年底至2025年中的回测区间内,月度胜率达到81.37%,滚动一年胜率甚至达到100%。
动态调整不仅包括资产比例的再平衡,也涉及细分资产的优化选择。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ETF投资总监王乐乐指出,“反内卷”不仅是产业政策的导向,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配置逻辑。
04 风险控制,守住投资底线
控制回撤是长期收益的关键。风险平价模型是一种常用的风控方法,它根据各标的的风险水平来分配权重,实现整体组合的风险均衡。
在实际操作中,投资者可以设置动态止损机制。根据波动率及策略参数设定阈值,分为绝对阈值、相对倍数和历史分位数三种模式。这就像为投资设置安全气囊,在碰撞时提供保护。
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看,ETF本身也能帮助投资者克服心理上的波动与频繁换股的困境。指数投资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取市场收益,更在于帮助投资者建立理性、稳定的投资方式。
05 实操建议,从理论到实践
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,配置比例也需要相应调整。保守型投资者可以侧重债券类资产,比例可超过60%,而进取型投资者则可增加行业主题基金至50%。
在选择具体ETF产品时,投资者应该关注几个定量指标:跟踪误差、流动性和费率。规模较大且流动性较好的ETF产品适合作为战略配置标的,便于达成跟踪业绩比较基准的目标。
调仓策略也需要提前规划。当某类资产涨幅超过30%时,可考虑部分止盈转投低估值品种,同时优先选择管理费低于0.5%的ETF,避免频繁申赎增加成本。
回到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,一位与会者询问如何把握下半年投资机会。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助理李树建分享了他的见解:恒生创新药、香港证券等ETF在2025年涨幅超过一倍,相比个股操作,ETF在把握主线趋势方面具备优势。
他指出的正是ETF配置的核心价值——它不是追逐热点的工具,而是实现资产稳健增长的路径。那些能够坚持多元配置、动态调整和严格风控的投资者,往往能在市场波动中笑到最后。
就像一位熟练的厨师能够利用多种食材烹制出美味佳肴一样,聪明的投资者也能够通过ETF配置出既美味又营养的投资组合,在资本市场的盛宴中获得满足。
粤友配资-网络配资炒股网站-股票配资公司行业门户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